第二章
这章写了一个隐晦的改造双x设定,看出来的姐妹知道就行,没看出来的就当没有哈。不影响观看。
-----正文-----
第二章
“您是在警告我吗?师尊……”
“不敢。”他哪敢有这般欺师灭祖的门人,罔顾同门的弟子。天尊并未拍开他的手,十二道金文枷身让他难以动弹,以他之大能,圣人之躯震碎这十二道金文并非难事。但施咒者心思巧妙,将这十二道金文联系他那十二个弟子心脉,也不知这人巧设了些什么名目,让他之弟子以心脉为引布下咒文,倘若他强行挣脱,他那十二个弟子必心脉具断崩裂而亡。前些时日的元神出窍又耗了些他些元气,碎了一朵金花,如今更显憔悴。
“我已派杨戬前去捉拿妖猴,相信以他能为不会让我失望。”
天尊羽睫微颤,低眉垂眼不再言语,那天帝却仍锲而不舍,俯身凑前,持起一缕鹤发,“您眼中为何从来只有他们,明明我也是您的弟子。”
天尊这才抬眼看他,平静的眸子无波无澜,映着那张威仪整肃的面容,慈悲如他心中不忍,只轻叹一声,亦如千万年前于凤凰木下讲道一般:“你执妄了。是我之过矣。”
昊天乃他的第一个弟子,身负天命,由他一手引导渐成大道。初为人师,元始天尊显得有些生疏,只他每次历劫归来与他说些天地法则,世间大道,那人不卑不亢,洗耳恭听,一师一徒,无甚言语,也无多交流。
他道成之日,金光万丈,足踏万朵金莲登了天阶承此无上帝位。
他离开后,灵台空寂,早已习惯有人在侧的元始天尊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多带一些弟子,也应习那凡间灵长,对弟子们多些关怀。
南极稳重,燃灯慈悲,云中子悲悯,姜子牙厚德,申公豹虽曾一念之差却也机敏善辩,十二仙更是各有千秋。
后弟子又复收了弟子。
昆仑山也渐渐热闹起来,他虽喜清静,却也乐得如此。
却不想竟成了首徒的执念。
昊天按住他的脖颈,封了他的退路。皎面垂眉懒言语,樱唇轻碰叩齿关,浅咽声啧啧,鱼儿戏水欢。鹤发玄丝生缱绻,掌心和合相倚暖。金丝锁,玄咒梏,挣脱难。本意助他情劫度,谁料欲劫加身夜夜迫承欢。
帝心难留仙人念,苦心孤诣剩痴缠,过情关,过情关。
——————————————————————————————
话说杨戬奉了玉帝旨意,即刻点兵前往花果山水帘洞,一番恶战,叹这孙大圣着实有着通天的本事,过人的胆量。只那一招一式分外眼熟,他使出个法天象地,对方亦回了个法天象地,他使出个九转神功七十二般变化,对方亦回他个七十二般变化。
『想这妖猴如此猖獗,定有几分来历,那天上众神莫不能敌,应也有几分缘由……』
想起临行时白鹤之言,杨戬心中愈发古怪,他这师兄向来思虑甚深,又常伴天尊左右,知道许多他们这些弟子不知道的事,这般提醒自有他的用意。杨戬思及此处下手亦多了个保留,生擒了那厮,交于了老君。
玉帝今去了昆仑山玉虚宫看望老师,不在凌霄宝殿,众神不敢擅自处置。只遣了使者去请,杨戬见帝君不在,也无需复命,只驾了云去了玉泉山金霞洞。
这玉泉山金霞洞乃杨戬恩师玉鼎真人的道场。他许久未回来,见那山涧流水引幽色,青崖石阶寻仙来,灵兽走动,飞禽悠哉,不胜欢喜,忆起往昔恩师情,脚步更快。
玉鼎真人见他来,喜不自胜,唤了童子看茶,席间还未坐热,就听见自己那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徒弟开门见山道:“师父,那孙悟空是您偷收的弟子吧。”
玉鼎真人当下便被入口的茶呛了一口,打翻了身边火炉,咋呼呼、哇呀呀好一阵扑腾。
“你是说前些日子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正是。”
“可不敢瞎说!天地可鉴!我可就你这一个徒弟……嘶——”玉鼎真人伸手就要发誓,谁料蓦地抓着心口脸色一白。
杨戬立刻起身关切,见他心口隐有金光符文,遂大惊,运起元功为他师父护持。
这咒文好生奇怪,以血肉为符,心脉为引,牵一发而动全身,偏偏无法拔除,长此以往必将受损。
好在这咒没发作多久,不消片刻便恢复如初,但玉鼎真人却苦不堪言,汗浸衣衫,如陷水涝。
“怎么回事?”
玉鼎真人摆摆手摇头道:“之前玉帝遣我等昆仑十二仙前去诛魔,那魔好生厉害,杀不死也砍不亡,不生不灭,无可奈何,我与众师兄弟只能以此咒先将其封印再做打算。”
“以往伏魔都是唤我与哪吒天化等去,怎这次竟劳师父与众师伯师叔亲自动手?”
玉鼎真人宽慰道:“你们这些小辈太过鲁莽,自小又各自修行,如何比得我等一同修行的师兄弟来得默契?”
“既然已经封印又为何会生出这般异状?”
“想是那妖魔不安分,冲撞封印矣。不过封印了这么久,这还是头一遭发作,怪哉怪哉。”玉鼎真人摆摆手又为自己沏了壶茶。
见杨戬沉默不言,玉鼎真人不愿让他忧心,遂转移话题,继续之前的话头:“你怎见得那孙悟空是我的徒弟?”
杨戬见他师父面色如常再无他恙,又这般关心孙悟空之事,心中愈发笃定,全当知那猴头闯了祸他师父不敢认,气定神闲呷了口茶:“我会的他都会,说不是您教的如何能信?”
玉鼎真人再次被呛了一口,当下又要赌咒发誓:“苍天为证!他真不是我徒弟啊!”
“行了行了,您说不是就不是吧。”
“你小子敷衍我是吧!”
“没有。”
“我看你整张脸都写满了敷衍二字!”
—————————————————————————
“有言道,始出混沌,而后分天地,化阴阳。阴阳两仪,又复化四象,盖无穷无尽矣。师尊您是天生的圣人,鸿蒙而孕的神祇,为何如此偏颇?”
天尊不解其意,握住案台的双手青筋渐起,哈出一道氤氲,香汗落于纸间,晕开点点墨迹。
劲风扫过,落地叮当,玉台浸身凉。持了马良笔,蘸了灵台光,狼毫酥落,更添一处春光。
帝君将笔化去,身一重,天旋地转,玉质的案台硌得他一阵钻心的痛,脖间一紧,危机自生,但他却笑得恣意。
他的师尊终于生气了。
金色的符文如钢索一般牵扯着心脉,喉间涌出的腥甜将天尊的神智拉回。
咒文金光乍现,想是施咒者开始运气以元功镇压,此咒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他继续挣扎下去,恐十二仙将有性命之虞,天尊犹豫间便已卸力,跌入了昊天怀中。
“陛下,今使者来传,二郎真君已将妖猴擒拿,众神不敢擅断其生死,望请陛下定夺。”
门外传报散了一室春光,天帝又复捞起师尊,耳鬓厮磨了好一阵方懒洋洋开口:“知道了。”
白鹤童子侍于门外,目光冷冽,在门打开的一瞬又复垂眉行礼端一副谦逊模样。
天帝轻整衣襟,不掩藏、不避讳,倒似个耀武扬威的名流,得胜还朝的将军。“有意思,二郎出手竟也未能将其诛杀。”
“大抵是真君忠心赤诚,故不敢专断。”
“哦?是吗?”
“真君自小由陛下教导,与陛下亲近,陛下再清楚不过的。”
“我还以为谁与他吹了些枕边风,教他手下留情了呢。”
“陛下说笑了。”
天帝不语只看了他一会儿,随后移驾离开。
“照顾好你家老爷。”
白鹤唱了个喏,送了帝君,只觉脊背发凉惊出一身冷汗。
又复见了老爷,天尊依旧端坐碧游床,只脸色有些不大好,见他回来唤了他过去,疑道:“怎么毛都炸起来了?”
白鹤扑到天尊怀中,一个劲掉眼泪,半天才瓷瓮瓮地道:“简直欺人太甚……”
“好啦好啦。”
一点都不好……
t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