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Chapter 10

热门小说推荐

--

-----正文-----

鹿童大师兄回来了!

消息一下子传遍了阐教,小师弟,当然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小师弟了,听到了这个消息高兴得不得了。每天到处打听着消息,到处问鹿童大师兄还好吗,鹿童大师兄现下住在哪,鹿童大师兄什么时候会出来,他一下子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竖起耳朵,不错过任何一条正规的、不正规的消息。

他听说大师兄住在一个离大家挺远的院子,那是个闲置多年的院子,很清净,但是收拾出来也挺规整的,院子里种满了四季都开花的白色梨花,好看得紧,他听说鹿童大师兄过阵子会亲自来教导新一批的小师弟小师妹,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还听说大师兄好像是和一个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一起回来的,无量天翁对他也是十分的敬重,但是谁也不知道那人是谁,大约是和元始天尊一般的神仙。

他开始羡慕起新的小师妹小师弟来,他当时刚入门授课的师傅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头子,每天就说什么“勇猛精进方能一日千里,照你们这样,再修百年也是枉然”,每天几更睡几更起都规定得极其严格,一练基本功就是一整天,还天天挨骂,实在是惨得很。不像这次的后辈们竟然能够得到鹿童大师兄的教导,鹿童大师兄虽然也是面若冰霜不苟言笑的,但是人家可是捕妖队队长,他觉得是阐教除了元始天尊、无量仙翁以外最厉害的人,十二金仙都不一定比得了他。

唉,他果然就是倒霉的命,哪里会有那种好运气。

新一批的后辈最近已经进了昆仑山了有一小阵子了,和往届的不同,这次竟然有一半都是妖族出身,听说这也是鹿童大师兄的意思,哎鹿童大师兄真是个神仙一样的好人,有教无类,简直就是名门正派之楷模。小师弟再次哀叹起自己连遭不幸的命运,他刚被师傅派下山去帮助很远很远的一个镇子上除作恶的妖族,要是正好是这个时间鹿童大师兄出来授课他不就不能第一时间见到了吗?因为这个他每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个没完。

果然小师弟离开昆仑山的第二天,鹿童就开始了授课,他还同过去一样,穿了阐教标准的金白色的文武袖,但是他的大袖是廓形的,随着身形移动而飘动,仿若仙人一般清俊挺拔。头发规规矩矩地扎好了发髻,两撮鬓发用金色的宽丝带一圈圈缠好,服服帖帖地垂在两侧。他和大家介绍了自己之后,给大家展示了一组基本的箭法,金色的箭雨如同一道道火焰一样飞了出去,都落在了远处的同一个地方。后辈们看着自己的师傅,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都听说了,是之前的捕妖队队长来亲自教他们,是个很厉害的人,但是大家都没想到师傅竟然是这么年轻这么好看的一个人,特别是那些从山沟沟里出来的小妖们,他们知道是鹿童师傅给他们入教的机会,现在更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个个都发誓要拼命学习,想着说什么都一定要换得师傅的一句夸奖。

等到小师弟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他当初听说他刚出发鹿童大师兄就出来授课了,那是气得七窍生烟,整整三个月天天抱怨个没完,同组的同门们都一致想给他那聒噪的嘴封上。任务刚一结束,他就一溜烟地第一个冲回昆仑上,说急着要去见鹿童大师兄,先走一步。鹿童这时候和各位后辈们已经挺熟络的,等小师弟溜来偷看的时候,他正在一个个教导孩子们射箭的姿势。

小师弟躲在高处一眨不眨地看着,鹿童大师兄和记忆里的一样,就像太阳一样耀眼,远远地都觉着他在发着光一样,但是他又觉得鹿童大师兄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以前的大师兄像雪山顶上的冰雪,整个人透出一股冷冽逼人的气息,锐利得像一柄开了刃的剑,现在的大师兄,像融化的山泉,整个人都柔和了很多。以前他从来没见过大师兄笑过,永远都是冷冰冰的,就算总是做着帮助大家的事情,也是永远面无表情的,好像心里总是藏着什么事,所以他从来不敢和大师兄搭上半句话,然而现在的鹿童大师兄脸上却总是带着一点隐约的笑意,偶尔后辈的离谱表现还会逗得大师兄开怀大笑。

那他更喜欢哪个大师兄呢?他好像都喜欢,反正只要是大师兄,他都觉得是顶好的,不过他也觉得现在的大师兄似乎更开心一点。

他目光移向一直坐在他们不远处的身影,那个男人宝相庄严,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整个人发出一种淡蓝色的如同琉璃一般的光彩。他突然心里有点发虚,对方的逼人的威严隔着这么远都让他有点觉得心生敬畏。那个男人就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们教学、练箭,从不和大家说话,当然大家也是绝对不敢和他说话的。小师弟就一直这样在高处看着,一直看到散学,后辈们各自回了住所,个别刻苦的孩子自己在靶场上加练,鹿童大师兄就和那个男人一起步行着向远处走去,直到他们的身影逐渐模糊,小师弟才恋恋不舍地向自己的寝室走去。

自从和孩子们相处,鹿童的状态好了很多,几乎没有再发作的时候了,每天和孩子们笑笑闹闹的,看着一个个单纯的孩子努力地学习,偶尔偷懒耍滑,鹿童的心情逐渐开朗了一些。药师佛看着鹿童这样,心里也是放心了很多,这样慢慢地调养着,鹿童的身心应该都能够恢复健康。他每天几乎都与鹿童每天同进同出,他不太放心鹿童自己一个人,怕他万一突然病情发作没个人能够照应,而且反正他就这样跟着,鹿童也是不会拒绝,他从来都不曾拒绝什么。晚上他与鹿童同榻而眠,自从鹿童神志错乱之后,他就开始每天陪着鹿童睡觉,就这样渐渐养成了习惯,每天能够看着鹿童沉睡的面容,他都觉得心里很安定,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进行。

偶尔他也会暗想,他也不知道还能这样跟着鹿童多久,他身上的伤越来越重,有时候他借故外出,其实是因为伤口会突然爆发,他会失去意识。好在每次发作之前他都会有预感,所以从来都没让鹿童察觉。只是最近频率越来越高了,他昏迷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他明白自己时间也是不多了。

但是其实也无所谓,他需要鹿童,鹿童却并不需要他,或许没有了他,鹿童可以生活得更好。现在只是他死乞白赖地坚持跟着,鹿童是个天生温柔的人,向来好性子,只要不要对他太残忍,鹿童都是会用温柔的态度对待别人的。

他不知道鹿童是不是恨他,当然恨他也是理所应当,是他应得的,纯属活该,但是他私心里是觉得,或者说希望,鹿童是不恨他的,毕竟鹿童向来为别人付出是无所保留的,但凡有问题也只会自省,而从不会责怪别人,就算被逼到绝路也只会选择把灵魂藏进躯壳的深处,只会选择自毁,而非伤人。

后辈们里面有个小狍子妖,长得憨憨的,眼睛特别大,水汪汪的,脾气也是好得很,怎么说他都不恼,非常讨喜,但是就是有点笨笨的,动作怎么学都学不会,闹了不少笑话,但他十分刻苦,每天都会留下来加练,尽管如此,他还是有点跟不上大家的进度。鹿童有时候会留下来给他单独指导,每次他都紧张兮兮的,生怕又做得不好,但是他天生一张笑脸,犯了错也让人生气不起来。

小狍子特别喜欢鹿童师傅,觉得他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师傅,他琢磨了很久,打听到后山有一种仙株叫做青冥幽兰,每月会随机在子时开放,在它开放的时候将它采摘下,攒齐三朵,就可以成为补气养身的上好食材,他是听说鹿童师傅早年受过很多伤,七魄有损,直到现在身体也不是特别好,他就想给师傅攒攒,万一有用呢。他现在已经攒了两朵了,就只差最后一朵就完成了,他最近每天都在后山蹲着,就盼着花早点开。他的同门听说了这事,今天也非要跟着要来,说也要来后山玩玩,要是刚巧能看到青冥幽兰开放,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然而还没有到子时,亥时刚过的时候,就听后山传出了凄厉的呼救声,鹿童他们的院子远离阐教的中心,却离后山最近,他在睡梦中隐约听到了外面的呼喊声,顾不得换衣服了,就穿着单薄的白衫掠出了殿门。他赶到后山的时候,只见到了在地上瘫软着的后辈,他骇得连哭都忘了,看见鹿童指着林子的方向,断断续续地说“傻狍子……傻狍子他被魑魅抓了”,鹿童一听后背起了一身冷汗。魑魅[注1]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妖怪,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人魂魄为食。它们能够变幻形态,常以亲人或故友的样貌出现,诱使人靠近,然后吞噬其魂魄。鹿童知道小狍子的爹妈死得早,家里就剩他一个,从小孤苦无依的,这向来是他的心结,想来那魑魅定是化成了他爹妈的形象诱骗了他。

人死后,人的魂通常是可以转生进入轮回的,然而世间却有那么极少数几种精怪,可以消化人的魂魄,使其彻底消散,再无进入轮回的可能,魑魅便是其中之一,只是没想到竟然在阐教大本营附近竟然出现了这种邪恶至极的精怪。他嘱咐了后辈赶紧放一支信号烟花,不要乱跑,便飞身掠入了密林。他见到魑魅的时候,他正在对着小狍子的魂魄大快朵颐,三魂里有两魂都被他吞进了肚内。鹿童顿感大事不妙,魑魅这种邪祟,吃了便是吃了,没有吐出来的道理,即使他现在把这精怪当场斩杀在原地,也救不回小狍子。

他一时竟没有了办法,只能先对着魑魅射出了一箭,金色的箭落在了魑魅的脚边,惊得魑魅丢下手里的最后一魂就向后掠去,鹿童一面追着,一面想着应对的办法。他突然想起了在净琉璃世界看到的一本经书,书上说了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舍身救母的故事[注2]。有一次,佛陀的母亲在一座山中被一群恶鬼抓住,他得知母亲的困境后,立刻决定前去营救。在他经过千辛万苦、历尽艰险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那群恶鬼并展开了斗争。当菩萨发现,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救出母亲时,他选择舍身自愿进入恶鬼的腹中,以此来代替母亲,并通过自己的舍身功德令母亲得救。

想来此方法也可以救下小狍子,打定了主意,鹿童凭着记忆,开始便念起了舍生咒,加入了自己的愿力,随着经文的吟诵,鹿童的声音清澈而坚定,字字句句似乎带着不容更改的决意。他的身体开始泛起温润的金光,那光芒一开始只是萦绕在周身,随后逐渐明亮,仿佛是黑暗中燃起的烛火,温柔却不可阻挡。舍生咒的每一个音节都如水般流淌在天地之间,隐隐引起了某种法则的共鸣。金光愈发炽盛,鹿童的身形在这光辉之中逐渐虚幻,轮廓一点点地模糊,像是要彻底融入这天地之间。他化作一道璀璨的光影,破空而去,直直冲向魑魅的腹部,下一瞬,鹿童的身影便消失了,只剩下魑魅腹内隐隐的亮光。

而远处那一动不动的小狍子,原本已经失去了气息的身体,竟在这一刻轻轻地颤抖了一下。

----

[注1] 魑魅: 魑魅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妖怪,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人魂魄为食。它们能够变幻形态,常以亲人或故友的样貌出现,诱使人靠近,然后吞噬其魂魄。

[注2] 舍身救母: 故事存在于在佛教的经典中,特别是在《大般涅槃经》和一些《菩萨本生经》里的传说中。在佛陀的某一前世,他是一个名叫“月光菩萨”的修行者。母亲在一座山中被一群恶鬼抓住,菩萨得知母亲的困境后,立刻决定前去营救。在他经过千辛万苦、历尽艰险的过程中,终于遇到了那群恶鬼并展开了斗争。当菩萨发现,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救出母亲时,他选择舍身自愿进入恶鬼的腹中,以此来代替母亲,并通过自己的舍身功德令母亲得救。在故事中,菩萨的舍身不仅是对母亲的拯救,也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慈悲心,体现了佛教中为众生舍弃自己生命的精神。

-----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