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八章

热门小说推荐

你们已经分别,也许此生都不会再相见了。

-----正文-----

消沉了一段时间,你重新振作。你没有回到父亲的公司,而是自己找些小生意做。仰赖曾经积累的人脉,以及管理公司的经验,你很快起了步。有人想利用你和父亲的嫌隙给你父亲难堪,他们予你好处,你尽数收下,却并不如他们的意与父亲置气,反倒全力以赴发展自己的事业。

你的新事业是摩托相关的领域,当终于下定决心进入这个于你全然陌生的行业时,你感受到了久违的、源自母亲的庇护。在这样的庇护下,虽然面对着人生前几十年从未面临过的恶意,但是,你还是支持下来了,且并不觉得多么艰难。你觉得自己曾是一片浮萍,现在却变成了一棵树,虽然还是细痩的、羸弱的,却终于扎了根、渐渐强大起来了。

创业的过程很难,生意场上你见了各式各样的人,面对了各式各样的人性的丑恶,有这些作比,加之你父亲的暗中帮助,你对父亲怨恨终于消散些了。

如此两年过去,你的事业出具规模,这时,你的父亲却马上风死了。他与新晋的美貌情人缠绵交合,登至高峰时忽然气息一梗,蛛网膜下腔出血,即刻去了。他一辈子风流,现今终于做了牡丹花下的风流鬼,倒也算求仁得仁。

他把一切都留给了你。

你接过他的产业,本以为将身处飘摇风雨,却不想,老头儿将一切都处置的十分妥当,交接过程中的小麻烦自然无可避免,然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你的管理经验和创业经验足够你应付这些。甚至,老头儿这么风流的一个人,去世之后,竟然没有怀着孕、带着孩子找上门来的小情人、私生子。你本以为不论如何也会有的。这样的事情,你在圈子里见得太多。

当真正成为担事情的那一个,你终于明白父亲曾为你挡去了多少风雨,不论是成年,还是自以为父亲缺席的小时候。你终于明白,自己不纠结于物质金钱的底气究竟是谁给予。回想女友死后归家的自己,想起自己对父亲的污蔑,你终于生出悔意。你终于敢直面这件事情,终于敢正视自己,承认当年对父亲的怨愤,更多是对自己的怨愤,你需要一个人来责怪,你没办法自己承担下所有的罪责。

父亲的葬礼上有许多鲜嫩的‍‎‌‎‍男‌‎‎‌‍男‌‍‎‌‍‎‌‍女‍‌女‌‎‍‍前来吊唁,他们的眼泪真心实意,他们对彼此的妒忌与相惜令你惊奇。你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就情爱一事,父亲大概是个十分有魅力的老头儿。

你从不曾了解过他。

父亲的骨灰长眠于墓地之下。香燃尽时,你转身离开。你十分清晰地明白,从这一刻起,你将永远是孤身一人了。

某日,结束了数月的忙碌之后,你终于得到一个短暂的假期。你本打算睡个懒觉,然而天蒙蒙亮时,生物钟就将你唤醒。你睁开眼,迷瞪半晌,旋即无奈地起床洗漱。

吃过早饭,你蜷在久无人问津的阳台的沙发椅里打开电子设备浏览无关紧要的消息,你发现漫天遍地的弹窗都在推送一部热播的电视剧的消息,你点进去一看,发现剧情十分熟悉。

是冬青。

准确地说,是冬青曾推荐你看的那部小说。它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现在正在播放中。

你对冬青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是,看着剧集的封面,你竟然购买了网站会员,点进链接里开始观看。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追剧,听剧集中化身女主角的“爱丽克丝”的絮语,听她陈述自己的孤独、艰辛和对Mobster的爱恋。看着化名Mobster的自己经过几人的理解辗转被呈现、演绎,你的心中升起一股奇异的情感。当时,当阅读冬青递过来的小说时,你的心中没有什么起伏与波澜。然而,此刻,不知是阅历的增长,亦或者影视作品的具象化效果,总之,你忽然能够感受到冬青的情绪了。你从不知道,自己对于另一个人的人生能有这样重大的意义。若不是冬青的作品,你早已忘记自己在串串店打工时曾给过某个小偷几百块钱,你也从不曾留意过那个每天晚上从自己车头前面经过的寡言的少年。

假期过去,你将剧集已更新的部分欣赏了大半。由于第二日还需工作,你命令自己上床睡去,本打算第二日下班继续观赏,却不想,待你下班回到家中,剧集却全部锁定了。从论坛得知,剧情是因为‌‎‍‎‌色‎‌‍‎‍情‎‎‌‌‍尺度超标被勒令整改,你无奈地耸耸肩,放下娱乐,再次回到工作中。

剧集解锁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当得知消息,你打开剧集,接着进度观赏。你发现小说里DS相关的那一段被剪得只剩下人物的脑袋。看着只剩一颗头的“冬青”在屏幕下方挪来挪去,忽喜忽悲,虔诚地唤着主人,你乐不可支。

追完剧集,看荧幕定格在“她”与Mobster心意互通的相拥,你的心里像梗着些什么。这个虚假而缥缈的美好结局使你怅然若失。

你怀着这份怅然漫无目的地搜索着剧集相关的讯息。

你发现了一个关于小说作者的采访视频,你点了进去。

这期采访很官方,除却电视剧和小说新作的宣传,冬青说得很少。然而,你还是将视频看了又看。

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冬青对小说剧情的解释上。他说,这是“他一个朋友的故事”。他说,他与这位朋友亲密无间,却从未见面,某次意外的车祸中,友人消失于人世间,只留下了这个故事。

“在书中,您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一个呢?”你听见主持人问冬青。

“Mobster吧。”冬青笑着说。

“出乎意料诶!”主持人惊叹道,“Mobster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

“是的。”冬青笑着承认,“Mobster阴鸷,控制欲强,且没有担当,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可我依然爱他。只可惜,他的眼里只有爱丽克丝。”

“啊呀,无患子大大居然是Mobster的男友粉呢!”主持人顺势卖起腐来。冬青显然谙熟这套规则,他十分配合,插科打诨,一时间,气氛被炒得火热。

这时,你回忆起过去,曾同居时,冬青对“个体”的定义。你隐约有了一个猜想。你不敢相信当时的自己竟如此迟钝,不敢相信曾经的自己竟如此傲慢、自我,甚至到了对于枕边人数次明示的事实都一无所觉的地步。

冬青的新作证实了你的猜想——那是一个有关个体认知的故事。一对夫妇因独子的惨死悲痛欲绝,他们侵家荡产购买了克隆人服务,将对儿子的愧疚悉数报偿于克隆体身上。即使法律明确指出,克隆体与原主是完全不同的个体,那对夫妇还是日服一日地向他讲述与儿子相处的过往。

克隆人想证明自己的独特,他竭力展现出与“儿子”全然不同的特质。对此,那对夫妇很开心,他们惊喜于“儿子”克服了自己身上顽固的缺点:寡言、木讷、畏缩,但他们从不认为这些变化是克隆体本身的特质,他们只将这视为儿子的成长。

克隆人逃出家门,与一帮同自己一样的克隆人一起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他们厌倦了没有自我的生存,呼吁禁止克隆人技术。故事的最后,几万名克隆人聚集在广场上,他们手中握着匕首,唇畔悬浮着微型扩音器。

“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呐喊。

三声过后,他们用手中的匕首隔开了喉咙,血液淌了一地,荡漾出红色的波纹。

读罢小说,你开始回忆,回忆冬青——冬青们。

你问自己,曾经短暂的恋爱中,你喜欢的究竟是车祸前的冬青,还是车祸后的“冬青”。你想,是“冬青”,你记得自己对最初的冬青的不屑与嫌恶。

然而,你又想,如果最初就知道自己之于冬青的意义,也许你并不会如此苛刻,也许你会对他更加宽容。

但是你知道,如果冬青一直是冬青,而没有变成“冬青”,大概,连了解他耐心你都欠奉……

你如此这般想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暗,家中的一切都隐匿在黑暗的薄纱之下。

你忽然笑起来——还想什么呢?

还想什么呢?你们早已失去彼此的联系方式,又各自前行。冬青长逝,“冬青”早褪去曾经的天真与热情,你也不再如过去那般懦弱又暴戾。

你们已经分别,也许此生都不会再相见了。

【END】

-----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