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踵的人群中,我孤身一人。
-----正文-----
我与苏苏曾经就暗恋进行过一场激烈的讨论。她的观点是暗恋上一个人就一定要去告白,我却与她相反。最后我们互不妥协、不欢而散。
“真是搞不懂一个从没喜欢过别人的女人怎么会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苏苏丢下这句话,朝我翻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白眼。
不不不。
我有暗恋的人的。不然我怎么能够说出“暗恋是自己偷偷地喜欢一个人,那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告诉他,也不需要向别人倾诉,只需要稳妥地放在心里就好。”这样的话呢?
我暗恋他,六年了。
会喜欢上林希衡是一件太理所当然的事。他的一切仿佛就是为了满足女孩们的幻想而存在的。可是他的笑总是那么冷淡,硬生生在我们的幻想前立了一块玻璃。
这样的隔离,让我只能把这份喜欢埋藏在心底,发酵成爱。
可我与他的关系,永远只能维持在朋友这个安全的距离。
我已经满足。
三年前高三毕业的暑假,我去图书馆把之前借的资料一一还清,却恰好遇见了同样来还书的林希衡。彼此间点了点头算作打招呼,他就径直走向图书馆的最里面。
鬼使神差的,我也悄悄跟了上去,躲在他身后的那个书架,透过书的缝隙看他。
他的长相,他的气质,他好听的声音,他走过你身边时萦绕在空气里的气息,他站在阳光下发顶的光圈……在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这些都会变成你心里的一串繁复的咒语,每次默念时,都会在心里种上一朵玫瑰。
就像是现在,我看着他,那朵玫瑰就从泥泞里挣扎而出。那一架子的书,全部都是关于航空飞行。林希衡的手指修长,指尖滑过一排排书,间或拿出几本翻阅。他低下头洗洗研读时,眼里是翻涌的大海,也是夜空里的星辰。
等他走后,我闪身到前面的书架前,学着他的姿态,抚过每一本书。随意拿出几本翻开,几乎都在借书卡上有他的名字。
林希衡。三个字潇洒而克制。像他的灵魂,自由却隐忍。
每张借书卡的日期串连起来,整整三年。横贯了我暗恋的三年。他对天空的热爱,就像我对他的爱,日久方知深。
拿了几本书去登记,在借书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忍不住偷偷微笑。
与“林希衡”三个字整齐排列而下的“宋青子”,让我觉得好像在闷热的夏天喝的西瓜冰,甜甜的,凉凉的,沁人心脾。
看,这就是我不愿意去告白的原因之一。因为一点点关于他的小事而由衷的快乐,会在告白后的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难过中,渺小得什么都不是。
我想要把有关他的回忆,都变成日本电影里细微却美好的电影,在日后回忆起每一帧画面时,想起的都只有淡淡的酸涩和幸福。
高一时,常常一个人在一条寂静的街上散步。那是一条刚刚修造好的马路,连种在旁边的树也只是瘦弱的又很顽强的样子,太阳随时都可以让这里充满黄色的暖洋洋的光芒,也能一眼看到辽无边际的蓝天。
因为是新路,并且两旁边都是高档别墅区的关系,除了零星的路人外,几乎没有车辆经过。我喜欢这种安静的,像是在童话里才能出现的场景,可以思考,也可以寻找。
然后,我就看见了他。
林希衡骑着脚踏车,从不远的一个小坡上下来。他的双手张开,迎着风与阳光,扬起头看着天空,脸上是灿烂的、孩子气的笑容。
对我来说,他就是阳光,照进了我心底最黑暗的角落。从那以后,那个角落就只属于他。然后,整颗心脏被一点一点填充,一点一点塞满有关于他的点点滴滴。
可是在学校,我只能看到他的淡漠。
于是我常常去那条大街,不是迷恋那里的氛围,而是在寻找我的小王子。在那里,才能遇见自由的他。
大概是经常在那儿遇见的原因,偶尔在学校碰到,也变成了可以打招呼的关系。他的眼神里,还被我发现了不知名的喜悦。
我当然不至于把这个当做他对我有意思的信号,只是心脏,会莫名的就柔软起来。
见到的次数多了,他就会在我面前停住车,问:“要不要我载你回家?”但我总是笑着拒绝,温和的,平静的——决不能在他面前泄露出一丝一毫我喜欢他的信息。不过,也会有那么几次,坐在他的身后。眼前是他像天空一样纯净的蓝衬衫。
他会指着头顶上玫瑰色的天空,像是宣誓般地大喊:“总有一天我会在天空中飞翔!”
我在他身后,非常用力地点头,也没想到他根本看不到,只是坚定地认为,他一定能够做到。
然后,就是长久的无言。
林希衡身上若有似无的气息,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攥着我的心脏,弥漫着那股酸涩的幸福。
而六年后的现在,那条街上的树苗已经长得高大而挺拔,交错的枝桠把头顶的天空遮挡得密密麻麻,连阳光都只能透过一些缝隙,投影下零落的光斑。在喧闹嘈杂的街上,被一辆接一辆的汽车熏染上灰色。
当我再一次走在这里,在接踵的人群中,我孤身一人。
玫瑰色的云、衬衣的蓝、风间的阳光,终于在我的电影里,落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