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二十二章 这一次同步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一次同步

-----正文-----

整理了一下衣领,季凡川侧头看着赵柯调侃道:“好久没上台,还有点紧张。”

赵柯觉得嗓子有点发紧,装作帮他抚平衣服的皱褶,在他背后轻轻拍了拍:“众盼所归,名至实归。”

他看着季凡川走向舞台中央的背影,就像见证了这个人的辉煌、沉寂又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一次他没有慢一步,他站在季凡川身边,不管是以什么身份,季凡川的眼眸里都只有他的倒影。

“大家好,我是季凡川。”

在全场的尖叫声,季凡川坐在陈栩旁边的位置上。现场的观众在选拔时,事先填了问卷,节目组挑选的观众有很大一部分是季凡川的粉丝,在现场看见真人,激动到流泪。

“先问一下,季老师你知道你的粉丝叫什么吗?”主持人先提问。

“帆船!帆船!”季凡川还没开口,下面的粉丝异口同声地先抢答了。

“对,我的粉丝叫‘帆船’。”季凡川微笑地看向台下热情的观众,好像离开的两年什么都没变。但他心里很明白,粉丝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的只是他们记忆中的自己,是符合他们期望的自己。

主持人问了季凡川时隔多年再次跟陈栩导演合作的感受,等季凡川回答完。话锋一转问了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季老师,大家都很想知道,之前为什么会选择在事业的巅峰期突然淡出‎‍‎娱‌‎‌‎乐‌‌‎圈‍‍‌?”

现场立刻安静下来,毋庸置疑,这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季凡川的离开太突然了,没有留下一句话,连微博至今还停留在两年多前代言产品的官方宣传。

面对主持人和现场所有观众,在摄像机前,季凡川给出自己的回答。

“因为演员需要沉淀自己,演了几年发现自己的内存不够用了,需要去补充新的知识,增加新的阅历。我希望丰富自己、突破自己,有能力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可以给观众诠释出一个更有深度的角色。这两年虽然深居简出,但也有没闲着,体验了很多生活,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对演戏也有更深刻地体会。”

他的回答得很诚恳,不去深究,似乎也没有什么破绽。好像离开的两年只是他作为演员提升自己修养的方式,这是他对整件事的定论。两年前网上众说纷纭的争议,被季凡川轻轻揭过。

主持人可不会就这么轻松放过他,当场要求:“季老师都学了什么,方便给大家展示一下吗?口说无凭,得有真相。”

“竹编、六合拳、书法、钢琴。”季凡川报出几个名字。

“打拳就算了,季老师今天的衣服怕是施展不开。先来个竹编,会这个的还真不多。”主持人让工作人员抬出一张小茶几放在季凡川面前,上面有准备好的竹片、小刀和其他材料。

季凡川拿过东西,笑道:“这个需要编一会儿,别让大家干坐了。先把男二号请上来,我可以一边编一边跟大家聊天。”

“摄像机会把季老师编织的过程放在大屏幕上,在场的观众朋友们可以做一个见证。是不是真的会,一会儿就知道了。”

“下面有请这部剧的男二号,苗-星-雨。”

听到主持人叫自己名字,苗星雨肉眼可见地紧张,深吸了一口气,才迈向舞台中央。

“大家好,我是苗星雨。”

跟观众们打完招呼,苗星雨坐在沙发上预留出的位置,季凡川的旁边。

因为首次亮相,主持人问了一些常规的问题,苗星雨一一作答,带着少年特有的青涩,未经雕琢的帅,像一颗脆生生嫩绿的葱。

“星雨首次拍电影就和季老师搭档,期待吗?”主持人又问到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特别期待,陈导第一次告诉我的时候,激动到睡不着觉。”苗星雨的眼睛里带着点点星光,大方地承认:“季老师是我的偶像,也是前辈,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看过好几遍。”

主持人打趣道:“星雨是不是接下来准备说,你是看季老师的电影长大的。”

苗星雨腼腆地笑了下:“我确实是看着季老师的电影长大的。”

赵柯站在候场区,可以清楚看见整个舞台的情况。他看着苗星雨,看着他腼腆又发自内心地喜悦,心里冷冷笑了声。

主持人接过话来:“星雨今年二十岁,季老师拍第一部电影上映是十年前,当时你才十岁,这么算起来说看季老师的电影长大也没毛病。”

季凡川一边听主持人问陈导对两位演员的看法,指间的动作没有停。工作人员提供的竹片有点宽也有点厚,他现场用小刀片薄改窄。刀尖划过,竹片就被均匀地分开,看手法的熟练程度就是知道不是现学的。处理好的宽窄厚薄一致的竹片在手中按经纬线排列好,他一边编织,一边时不时接主持人递过来的话。

“对了,季老师的粉丝叫‘帆船’,以后星雨的粉丝想过叫什么没?等这部电影上映,你肯定会收获很多粉丝。”

苗星雨思索了一会儿,认真道:“如果我有粉丝,我想叫他们‘雨滴’。”

“‘帆船’和‘雨滴’,还挺押韵的。”主持人念了一遍,鼓励道:“去掉‘如果’,这期节目播出后,你就有粉丝了。涨粉第一步,先把微博注册好。”

等采访进展得差不多,季凡川手上的东西也有了一个雏形,把编织好的平面修剪成圆形,再用布条封边,背后插上一根竹条当手柄,一枚圆形的竹编扇子就做好了。

主持人接过扇子夸张道:“这真是你做的吗?还是斜纹的。”

底下的观众大声回答“是”,大屏幕同步播放了整个过程,全场都围观了这些细窄的竹片在季凡川手上变成一把扇子。

“因为时间有限,用了挑二压二的斜纹编法,是竹编中入门级的编织方法。”

“要是时间长,可以给我编一个筐了。”主持人开起玩笑,拿出一只记号笔,让季凡川在扇子上签名。

“这枚扇子我得好好保留,季凡川亲手编的,上面还有季老师的签名,限量款。”主持人拿起扇子扇了扇风,正好是初夏,很应景。

“今天聊了这么多,我们还不知道这部即将拍摄的电影名字叫什么?”主持人故意停顿了下,“这次就不让陈栩导演给我们解密了,刚才季老师说还练了书法,大家想不想看?”

在一片“想”的回答中,主持人安排工作人员把笔墨纸砚摆上来。

“我们请季老师把电影的名字写出来,让在场的观众饱饱眼福。”

“饱眼福可算不上,练字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我只是会了一点皮毛,勉强能看。”季凡川很谦虚。

工作人员很快抬了一张小方桌上来,上面已经准备好了笔墨。季凡川站起来走到桌子后面,笑着跟现场的观众打预防针:“献丑了,万一要是失手,大家别喝倒彩呀。”

提起笔蘸了蘸墨汁,悬腕在白纸上,季凡川笔走龙蛇,写下刚劲有力两个大字“情债”。

主持人带头鼓掌,在一旁围观的陈栩、制片人和苗星雨也惊叹地鼓起掌来。

“季老师太谦虚了。”主持人把一幅字举起来展示了下,看向陈栩:“陈导点评两句。”

陈栩接过话筒,认真端详纸上的字:“我跟大家一样,之前是‘耳闻’,今天才有‘一见’。客观评价下,我看可以用来当电影的题字了。”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采访圆满结束。

-----

在暗处旁观的赵小柯:你说的那些都是哥哥玩剩下的。(如果当年机场送花成功,赵柯应该也会说出同样的话)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