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十五)邀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愿将此心向蓬莱,长安佳客望瑶台。

-----正文-----

汉王依旧能收到慕容承或长或短的来信,准得犹如花开有期,总是每隔三月一封。不知不觉已是一年过去,至于何是归期?慕容承从来不提,汉王也从来不问,只知道当归之时那人自然便回来了。

随着年纪渐长,汉王同一众年长皇子不须再日日赴凌烟阁,转而随同庆王、太子上殿议政,那兴庆宫中的早朝逐渐代替诸皇子每日必修的功课。汉王私心中对治国齐家并无太高热情,不过是遵李隆基之命行事。他每日上殿来多数只是旁听满朝文武议事,就是偶尔说上几句也极易招来太子一党的反驳,在朝堂上逐渐演变成一场闹剧。对汉王而言,参与议政唯一的好处便是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各地方上呈的种种奏章信报,自然也包括青海国的重大政务。

当年慕容承离去之时汉王从未想过这场战事竟会旷日持久到这个地步。当战报传来方知吐蕃铁骑凶悍残忍,而唐军在盛世富庶的日子之下早就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心性,已经难以与吐蕃匹敌。吐蕃国王却适时修书李隆基,提及吐蕃虽然不是李唐属国,但两代之前也曾有过数位公主和亲的佳话,言词恳切希望日后依旧能够亲如一家。吐蕃近些年来国富民强,兵多马壮,李隆基权衡之下在伏俟城之战大败后终将唐军调遣回朝,此后两不相助。而吐蕃得了李隆基的默许比之先前更为嚣张,在两国边界肆意往来掠夺财物。青海国可汗在伏俟城战役中身受重伤,又听闻大唐突然退兵,惊怒交集之下终于在金城驾崩,可汗之位由长子慕容兆沿袭。因着慕容兆大婚不久并无子嗣,便由慕容承暂代顺位王,即是储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yousadfun.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