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正文-----
火锅那天,于笙笙等人计划好要当护花使者,不留痕迹地接齐越榕下班。
执行的第一天,罗海雯就露馅了。
事情的前提是:爱吃宵夜的,除了罗海雯,还有腰果,当然还要算上一个牛河。
罗海雯八点半就出了后门,刚买了烤冷面就遇上出来觅食的腰果。
腰果在隔壁打包糖水,见到罗海雯,就拎着糖水等在一旁,看样子是想和她顺路一块回去。
罗海雯纠结,欲言又止地接过烤冷面,跟腰果你看我,我看你。
腰果茫然:“不走吗?”
罗海雯:我该怎么给你解释,我有任务在身。
这时候叼着吸管喝可乐的牛河挠着肚皮远远走来,他看到街边深情对视的罗海雯和腰果,奇怪地问:“你们是在斗鸡吗?”
腰果瞪他:“你才斗鸡!”
牛河也不怕她悍,不悍就不是腰果了。
他心情颇好,说:“那你们在这儿干嘛?烤冷面和糖水不吃可以孝敬我呀。”
罗海雯正想赶他们走,这时看到齐越榕坐的车到站了,连忙把师兄师姐丢下,往街口马路跑去。
腰果和牛河从对方脸上看出了同样的疑惑,于是都等在原地,反正校门口就这里,罗海雯总得经过这条街。
不一会儿,罗海雯回来了,身边还有个齐越榕。齐越榕认得他们两,点点头叫了声“师姐好,师兄好。”
腰果和牛河脑子里电光一闪,瞬间懂了罗海雯刚刚买完烤冷面却不走的原因。
于是,护花团队从三人扩增至九人。
对此,于笙笙和小汪透过现象看本质,觉察出罗海雯性格里的憨。
这姑娘不滑头,是连撒谎都不会的正直。
临近教学尾声,很多课都要结业。周二的时候他们体育课要考试,周三是线上考军事理论。
最后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们大多会给学生划考试重点。有的老师是菩萨,只划重点,有的老师划水,于是全是重点。
小汪机灵,从其他班的同学那要来了重点,以出卷老师的重点为中心,又给多方老师的重点做了交集,于是诞生出了重点之重点。
马原最后一节课,同学们的课堂汇报全都结束了。马原老师捧着茶杯用剩余的半节课时间跟他们唠嗑,而这种时候,学生们大多低头玩手机,看视频,打游戏。
反正也是最后一节课了,老师已经按照课堂汇报给他们打完分,更不用在乎什么课堂秩序了。
“我们近来又提起的女排精神,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它出现在七八十年代,曾经是社会主旋律,鼓励大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萌生于体育,影响的又不只是体育。其实老师觉得女排精神还挺年轻的,好像从未老过,就像我带的学生们,总是青春年少。”
罗海雯趴着桌子呼呼大睡,昨天她复习复到失眠,早上起来人都在打晃。于笙笙本来在微博冲浪,一听到“排球”二字,注意力就被激活了,竖起耳朵听听老师说的啥。
“女排精神,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现在还多了个团结,年轻人就该有这种心气儿。”
他呷了口茶,又说:“在好多年前,大学城还没有空调,你的师兄师姐们夏天热得受不了啊,晚上大搞行为艺术,去操场裸跑,就男生光膀子那种,不是内个意思哈,然后学校就给他们装了空调。”
“正门的公交站台,刚建起来那是怨声载道,没有风雨棚,又晒又不能挡雨,居民、师生都去抗议了,政府于是给装了风雨棚,你们也去坐过公交吧,那棚挺美观实用的对吧?”
“女孩子们遇到机制不公,各个学院联合起来,一纸层层递到学校,于是大家都有机会换宿舍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师讲了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了,期末课堂汇报也是国内外时事,用意是什么呢?”
他也不用学生们回应他,自顾自地说下去。
“学这个马克思主义啊,就是鼓励你们,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它门槛没有那么高,装个空调、装个风雨棚、求一个公平。”
“而不是把社会建设供上神台,摆得太高大上了,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他晃晃手中茶杯,嘟囔了一句“茶凉了嗨”。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这老毛说的。”
“但你们天天对着这个手机滑呀滑,”老师抓着自己的手机滑动屏幕,“还别说,老师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过玩多了也发觉,人懒惰了,思维停滞还不爱动弹。而运动,是人的扳机,bang!”
老师说话调子慢悠悠的,本来很有催眠效果的音量徒然拔高,把前排的同学吓了一跳,他们看了老师一眼,又迷惑地看附近的人,见老师不说话,便又低下头不搭理他。
“把人的精气神抓回来。”
“所以我们国家要搞体育,大学生跑跑步啥的,挺好,只是离女排精神还相距甚远。成年人不爱搞运动,混口饭吃都不轻松,对待运动就像对待读书,畏难情绪高,看得高不可攀。这种情形还年轻化了,不了解运动,不懂运动,不会运动。我们这个胳膊啊,不锻炼不行,就像人的大脑,要靠锻炼来保持活力,要用科学理论来武装。”
“我看女排精神就挺好,体育精神最平易近人了。”
他又喝了口茶水,抬起眼皮的时候看到后门走来了个人,这口茶水就喝得特别久。
于笙笙顺着那一瞥,回头看了眼,是个剃着寸头的中年男人,他高高大大,气质特别威严,背着手静静站着。
于笙笙忙扭头,装作低头玩手机。
老师把茶喝到底了,杯底高高仰起。
轻轻放下杯子,不惊动任何人。
“我家小孩越长大越不爱读书,现在还不爱运动,看两页纸就头晕目眩,跑两圈就坚持不下去,年年请家教教育教育,横挑鼻子竖挑眼,说不干就不干,我这不是怕他们长大了,被人欺负了还傻乎乎的。”
“也不图小孩看什么文学,功利点看几本社科类的也好,是吧?”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总算回魂,发觉老师已经从体育絮叨到自己家庭的教育困境了。
罗海雯被于笙笙推醒,从桌上爬了起来,迷迷瞪瞪地说:“我梦到我们一群人围坐在一个大钟表上,每一刻都坐着人,怀里抱着个宝宝。”
于笙笙:“这什么怪梦?”
“我也觉得好奇怪,可能最近复习太累了,有点焦虑。”
于笙笙跟着罗海雯从正门离开,路过讲台时她望了眼马原老师,马原老师坐在那里看学生们鱼贯而出,目光相接,对她笑着说:“大海放生鱼咯。”
***
周六这天,两支要参加半决赛的队伍拼了个小巴去大学城。
于笙笙是第一次来广州大学城,车过了一座又一座桥,才知道大学城在岛上,岛名小谷围。岛上的学生自称岛民,去市区叫进城,回来叫回岛。
于笙笙在市区待惯了,乍一上岛,就觉得这里哪儿都大——
马路大,校区大,建筑大,气派。
他们没有时间闲逛,车径直开到风雨球场附近的一个校门。
秋风送爽,天空蔚蓝高远,于笙笙终于见识到有风雨棚的排球场了。
排球场相邻的篮球场有小朋友们在做热身运动,做得歪歪扭扭的,随后又列队跳小栏架,蹦蹦跳跳,稚气又可爱。
他们进到排球场,就看到另外两支队伍正在热身。石牌来的都是熟人,自个儿聚在一起热身。
牛河看了眼对手,说:“大学城有两体育系的。”
腰果:“咱尽力打。”
随后她又给两师妹解释:“我们石牌就是佛系养生快乐排球,资源要啥没啥,和别人比就跟闹着玩似的。你看他们都贼高的,而且里面还有校队。”
于笙笙:“哎?校队?”
加入排球队差不多一个半月,她还是头回听到这词。
罗海雯:“我刚入学在操场见过选拔校队的,我们校区也有校队的吗?”
郑玥说:“有呀,要进校队,前提得够高,地科和数科就有。学校体育系在这儿,他们训练时候就过来。”
好的,单是身高这一条就能把他们大部分人pass掉了。
热身完毕,大家开始检查鞋带、护膝护肘等装备。因为老姜没有穿队服,于笙笙帮忙把号码牌用扣针固定在他背后。
郑玥从包包里拿出运动绷带,和腰果、冰冰开始缠手指。往常的绷带都是肤色,于笙笙也不怎么留意,但今天的绷带竟是五颜六色。
红黄蓝绿,配上他们严肃的神情就特别搞笑。
庄重中带点活泼。
腰果说这是“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的意思。
打排球久了,人就少不了会受伤,有的人膝盖不好,有的人腰不行,但就是要打球。
霞姐说她大一时候上手接球戳了鱼蛋,现在大拇指还在疼,再也不敢上手了。于笙笙也见过小鱼腰肌劳损发作,坐地上久了爬不起来,别人扶她起来还站不稳,神情痛苦地趴在网栏上,连腰都直不起,但约球群要有人约球的,又是第一个喊冲冲冲。
快乐和伤痛基本是相伴相随的,于笙笙不知道她会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受伤,只是看着师兄师姐们的坚持,又觉得热爱真的很了不起。
于笙笙拿出相机拍正在预备比赛的他们。
腰果见了,说:“笙笙记得把我拍好看点。”
于笙笙笑:“那当然,回去可是要发推送的。”
罗海雯问:“什么味道?”
她煽动鼻翼,嗅到不怎么好闻的药味。
冰冰:“是我。”
这些人到了半决赛突然变得很有仪式感,跟焚香沐浴再弹琴似的,还没打就先“打绷带”和“喝药”,可见他们十分重视这场比赛。
于笙笙觉得好玩,快门就没见停过,反正她早有准备,备好了备用的电池和sd卡,一整天拍下来不成问题。
眼见比赛快要开始了,她跟罗海雯离开球场,在休息区的长椅上坐着。
双方队长直接抛硬币定夺选择权,郑玥今天的运气不错,一举猜中了。
风雨球场环境宜人,哪边场次都是公平的,于是郑玥选择了发球权。
郑玥填站位表的时候按最适合输出的阵型填上:冰冰、牛河、腰果、王月、老姜、阿柴。
发球的仍是冰冰。
冰冰难得紧张了下,他双手摩擦球身,往地上拍两下,深呼吸。
裁判允许发球了。
他抛起球,跳起来扣发。
“好发——”
于笙笙和罗海雯等人大吼。
于笙笙已经熟练掌握比赛打气的套路了,那就是无脑吹。
不管好不好,一律按“好发!好球!好接!”来。
以前于笙笙还担心加油声会干扰到打球的人,等自己打的时候就发现声音都被紧张和专注给屏蔽了大半。
毕竟不是专业竞技,也就不用计较那么多。
球被接起,对方迅速组织了进攻,郑玥等人严阵以待。
“看球!!”
扣球的人特别高,轻松一跳就把球盖下来,腰果和他一比就是小人国来的。她将球稳稳垫起,然后郑玥上手将球射向牛河手中。
一球扣下,被对方6号垫起,二传手直接扣杀。
转瞬之间失分了。
于笙笙抽气,对手的身高太压制性了。
两个体育生,一个校队,平均身高一米八几。
再看看自己这边,啊,人比人气死人。
她翻看自己拍到的照片,天啊,那二传手的眼神好狠厉。
罗海雯虚弱道:“哩班友仔食乜发大噶?只只生到牛高马大……”
郑玥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按在地上狂揍,挂着零蛋打到0:7才开始有了点状态。
他们很快认清形势,放弃幻想——“大力出奇迹”这张王牌是对方的。他们改打智慧排球,鏖战良久才慢慢把分数追了上来,但双方分差一直在5分上下浮动。
心里苦啊,最后17:25结束了第一局比赛。
最后一球被人网前扣杀了,腰果一下场就怒火中烧地说:“14号那男的身高太犯规了!扣球都不用跳!”
“小矮子”生气了,开始四处喷火。
要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周旋,就很需要点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足够的精力去支撑他们随机应变。
于是郑玥等人也不插科打诨,争分夺秒休息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