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那时的你

热门小说推荐

阳光倾斜在这两位小女孩身上,给予最大的温柔。

-----正文-----

1

陈溪在收拾东西时从杂物箱发现的一幅画。

画上是两个女孩,一个长头发,头上戴了一个小发夹,是很普通的款式。另一个女孩是短头发,没有其他装饰。她们紧挨着坐在两张课桌上。

显得稚嫩青涩。

这幅画是用水彩画的。

这是米秧送给她十五岁生日礼物。

连着她读书期间的日记本一起锁在箱子,放置在二楼一个小房间。

陈溪是接到她妈妈电话才回来的。她妈妈说乡下的房子已经决定要拆迁,必须尽快把东西搬走,让她回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走的。没有就送垃圾场扔了。

她答应两声,第二天赶了第一班车会县城,她父母在县城买了房子,她也是在县城长大,但是她爸爸祖上是农民。在村上有一套房子,现在政府要修高铁,路线划到了她们村。

一切显得十分突然,她盯着东西。

回忆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向她袭来。

米秧是陈溪不愿意回忆的对象。

2

陈溪初中很怕体育课,她体育是出了的差,每次跑八百米,永远倒数,甚至有一两次跑不下来大喘气去找体育老师弃权。

完蛋了……中考体育怎么办……

她不知一次在心里幻想自己体育中考不及格的样子,很多方法都尝试过,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最后她认命是自身的原因。

初三为了迎接体考,每天大课间做完操,初三学生都会留下来跑步,体育老师会站在周一集会的大讲台,手上拿着话筒,眼睛跟着操场转动,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大声的说,xx班节奏太慢,快跟上,一边又鼓励同学们加油,胜利在向你们招手。

每到这个时候,陈溪就感受到了社死,她特别喜欢这个时候亲戚来找她,因为她就有理由和老师请假不跑步,并且和老师一起站在没人的地方看同学跑步,结束后跟着米秧回班。

有一次,陈溪跑完,班上大部队都在前面,被落下的她抬头发现米秧一直在前面伸手等她,陈溪心里暖暖的,不顾自己还在喘气,快步上前。握住米秧的手。

她们一直没说话,沉默着,大家心知肚明的累,紧握的手给陈溪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以后每次跑步结束,米秧都会牵着她手上楼。

米秧一直是陈溪初中最好的朋友。

她们无话不谈。

没有哪个朋友能这么好了。

初中的陈溪这样想

3

中考完成绩下来,陈溪和米秧去了同一所高中,分在了不同班。

她们期盼高一文理分班可以在同一个班,在文理填报表上坚定不移写上文科。

现实不如人意,她们没能在一个班。

并且陈溪是艺术生。

“陈溪,幸好上了高考体育不纳入高考,不然你肯定高三焦虑。”米秧有时会开这样的玩笑。

“那又怎样嘛,我跟你讲我可以拿其他科补回来的,呃……开玩笑啦”陈溪总是这样的当时回击过去。

高二暑假,她们去省会城市游玩,没有开导航,人生地不熟的随地撒野。

就这样误打误撞来到一所国际高中面前。

“陈溪啊。”米秧指着高中大门对她说,“早知道没和你分一个班我就来这里读书了。”说完还阵叹气,但脸上没有半分后悔的样子。

陈溪笑了起来,手搭在米秧肩上,她知道米秧在开玩笑,“真的后悔,那大学去国外读?还正好圆梦?”

米秧把陈溪送到集训的地方,她们来这里不仅仅是玩,陈溪拖着行李箱向米秧挥手。

“再见啦米秧,等我集训完回去哦!!!我会想你的!”

早上下过雨,这时太阳露出半边脸。

阳光倾斜在这两位小女孩身上,给予最大的温柔。

4

时间一晃,来到高三。

陈溪整个高三都在外面。

放假之际才能拿到手机,最开始是给米秧打电话,打两三个小时。

到最后发信息,诉说彼此情况。

等到快高考,米秧给陈溪发短信说出来看音乐喷泉

那时是初夏,米秧和陈溪时隔许久一起来到充满回忆的地方,心里感慨良多。

她想张口说这里有好多回忆啊,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只能挠头。

在看喷泉时,她听见米秧对她说,她申请了国外大学,去留学。

陈溪听到这个消息,恍惚到高二暑假,她磕磕巴巴又很兴奋的说,“真的吗!!那我恭喜你呀!!一定可以被心仪的大学录取的。我一直有关注你的成绩哦,我相信你的,以后苟富贵,勿相忘啊!”

米秧盯着她,眼睛里的紧张消失了,握住陈溪的手还有虚汗,她带着轻松愉快的口吻说,“谢谢你呀陈溪,我最后一个告诉你就怕你生我气不理我了。”

“不会不会,我不那么小气的,我从认识你的那一天,就掐指一算你有个美好的未来。”

明明那天天气有点热,但是陈溪觉得很冷,晚上睡觉连空调都没开。

毕业后,米秧对她说她要去国外旅游一段时间。

“我去英国后给你寄的明信片。”

她在QQ上问米秧,说给我发消息不行吗,多方便啊。

后来把消息发出去之后才明白真实可触摸的的永远比虚无缥缈的好。

至少等老了还可以拿出来再看。

她撤回那条消息。

回了一句,那好啊,我以后也给你寄明信片过去。

5

亲爱的陈溪:

我去了白金汉宫,白金汉宫每周都有阅兵,我运气特别好碰见了伊丽莎白的女王,是活生生的女王(●°u°●)​ 」

附了生动形象的颜文字。

明信片正面就是白晶汉宫的阅兵仪式。

这样的明信片数不胜数,她细心保存在玻璃盒子里,也静静躺在这个木箱里。

米秧最后也没有从英国回来,她被申请的大学录取了,地点就在英国,她选择在英国租房住,适应英国的方方面面,打工攒钱。

陈溪知道米秧给她寄明信片的真正含义了。

米秧更换新的联系方式,她在英国交了许多新朋友,开始使用推特,发布自己生活照。

昨天米秧去咖啡馆打零时工,学了拉花。

今天米秧去大英博物馆看文物。

明天米秧打算去大跃进吃川菜。

米秧经历她没经历的一切,无法产生共鸣。

她们的交流越来越稀少。

农历新年,在北京时间零点互相祝福新年快乐。

陈溪盯着手机屏幕,看着信息发送界面,心里慌。

上面只有她的一句新年快乐和米秧的一句新年快乐。

感叹号倒是打的挺多。

这是一种表达不出的兴奋。

除此之外,想不出别的。

“好像抓不住什么东西了”,陈溪在自己的留言板上留言,设为仅自己可见。

时光仿佛已经远去,她们再也不会相见了。

6

她手按着发送语音的按钮,张口想说什么,却被无形双手扼住喉咙。

“如果我不去集训就好了”

“或许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两句被永远埋在心底。

突然暗下去的手机屏幕忽然一亮,是米秧给她发消息。

“这是我的新的联系方式,我要换号码了,要和这个QQ说拜拜啦,我以后也不用QQ啦,在微信上聊哦。”

“好呀好呀,新的联系方式我复制下了,我马上加。”

添加新的联系人,一气呵成。

发过去一个可爱表情包,再无下文。

新年第一天,陈溪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大学四年结束,米秧留在英国深造,陈溪去了成都读研。

彼时,她们已经一年没聊过天了。

从最开始节日相互问好,到最后忙着毕业忘记,记起来拿起手机发现对方也没有发祝福。

一次两次三次。

米秧又换联系方式了,把联系方式发在朋友圈里,她看了一眼复制在粘贴板上没有加。转头把米秧舍弃的微信删除。

7

陈溪手机里有一个‎‎‍‌‌私‎‌‌‍‎密‎‌箱,她忘了设置密码,想方设法把所有可能性都试了,依旧没能打开,她也忘了曾经在里面放过什么东西,后来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她把一切不美好的东西丢进里面,坏心情写的文字,不愿意回忆的人的样子,以及永远不交流的人联系方式。

米秧新联系方式也在‎‎‍‌‌私‎‌‌‍‎密‎‌箱里。

再后来那个手机被妈妈拿去二手店回收了,她知道了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她知道不会再见了。

米秧一家都搬去英国了。

-----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